为切实提高职工群众法律意识,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正值团场春耕之际,第二师25团司法所干警深入职工群众大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宣传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职工群众在春季育苗与合同签订方面的法律需求,旨在为职工群众提供精准、实用的法律指导。
在活动现场,司法所干警与职工群众围坐在一起,详细询问了职工群众在春季育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种子的选择、种苗的培育技术以及可能面临的病虫害风险等。针对这些问题,司法所干警从法律角度出发,讲解了职工群众在购买种子时应如何辨别种子的质量,如何查看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以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种子,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随后,司法所干警将普法重点转向签署订苗合同、大棚工人购买保险合同签订等方面进行以案释法。司法所干警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为职工群众讲解了合同签订的重要性以及合同签订时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例如,合同条款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种苗的供应时间、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避免因合同条款模糊不清而引发纠纷。同时,司法所干警还提醒职工群众,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不要盲目签字。
为了增强普法效果,司法所干警还发放了精心制作的普法宣传资料,内容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交流过程中,职工群众纷纷表示,这次普法宣传活动非常及时、实用。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法律方面的困惑,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了解了相关法律法规,还掌握了一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巧。一位职工群众感慨地说:“以前签订合同的时候,也没太在意那些条款,现在听了你们的讲解,才知道合同里的学问这么大。以后签订合同,心里就有底了。”
此次司法所进大棚普法宣传活动,不仅拉近了司法行政部门与职工群众的距离,也为春季农业生产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下一步,第二师25团司法所将持续关注职工群众的法律需求,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