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第二师三十七团司法所长助力七旬老人寻亲 失散40年亲人终团聚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信息来源:第二师司法局 编辑:陈涛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朱前程 庞心悦

近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七团司法所内,一场跨越40年,连接新疆兵团与湖南的视频连线,让年过七旬的邓怀汉老人颤抖着双手抚上屏幕,泪水模糊了双眼。这一刻,他等待了整整40年。

半生乡愁

40年前,邓怀汉老人来到农二师且末工程支队(三十七团前身)生活,因长时间没有和家里人联系,加之当时通信闭塞,因此邓怀汉老人与家乡亲人彻底失联。多年来,全家多方打听邓怀汉老人的消息,却始终无果,这份牵挂成了邓怀汉父母临终前未了的心愿,也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遗憾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邓怀汉老人常跟邻居们念叨道:“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再看一眼家乡的亲人。”

机缘巧合之下,邓怀汉老人的愿望传到了正在连队入户走访的三十七团司法所朱所长的耳朵里。朱所长握着邓怀汉老人的手郑重承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一定尽全力帮您找到亲人!”

所长寻亲

虽然邓怀汉老人离开家乡多年,但他依稀记得自己的家乡是在湖南省衡阳市祁阳县(现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 。于是,朱所长尝试寻找邓怀汉老人户口本上迁出地的地址,但迁出地地址只有地市县一级,并不能帮助邓怀汉老人找到家乡。后来,朱所长又想到请湖南当地的派出所协助查找,但派出所反馈的信息,也只能查到市县一级,这给“寻亲行动”增加了几分难度。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朱所长联系了当时负责三十七团户籍管理的且末县城镇派出所,请求协助查找邓怀汉老人户口迁出地的详细地址。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且末县城镇派出所协助,便找到了邓怀汉老人户口迁出地的详细地址,希望的曙光顿时浮现在眼前。朱所长通过手机地图查找邓怀汉老人原先所在的乡镇和村,但因时间久远,原先的乡镇和村的名称都已发生改变。紧接着,朱所长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先是找到了现在的乡镇和村,再查找到了所属村附近商店的联系方式,几经周折,朱所长终于联系到了当地的村主任并说明详情。村主任为之感动,立即将此事告知在外打工的邓怀汉老人的侄儿,邓怀汉老人的侄儿得知消息后激动不已,向朱所长打来了电话。至此,失散40年之久的亲人终于取得了联系。

云端相见

在朱所长的见证下,邓怀汉老人通过视频连线与亲人“相见”。屏幕两端,从青丝到白发的容颜在泪眼中重叠。

“叔,我是你侄子邓超啊,家里人都以为联系不到您了,……爷爷奶奶临走前还念叨着您的名字!”

40年的思念瞬间化作泪水,邓怀汉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屏幕,激动不已道:“你是邓超啊……,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听到乡音,见到亲人……。”

邓怀汉老人的侄儿说道:“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40年,朱所长不仅圆了我们一家的团圆梦,更让我感受到新疆兵团基层司法所干警是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家的事,这面锦旗送给司法所,表达我们一家人对你们的感激。” 

朱所长对此表示:“职工群众托付的事,再难也要办成。这面锦旗是激励,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这场“喜团圆”大结局,不仅是对法治温度的有力诠释,更是三十七团司法所长期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创稳的典型缩影。今年以来,三十七团司法所深入落实“123”工作机制,积极组织政法干部三人小组包联入户,主动创稳,常态化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