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共法律服务赋能基层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信息来源:第一师阿拉尔市司法局 编辑:陈涛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张娅萍

以前为了讨薪,腿跑断、嘴磨破,问题还不一定能解决。没想到这次来到综治中心,几天时间就把15个人被拖欠的工资拿到手了!农民工代表谭某拿着刚到手的工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这一变化,得益于第一师阿拉尔市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深度融合的积极实践,成功打造出一站式解纷服务新样板。

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立足“实用、实战、实效”导向,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融合建设、联动运作,把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为师市基层治理建设注入强劲的法治“新动能”。

提档升级  让法律服务更“触手可及”

将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嵌入师市一体综治中心,打造场所升级、业务齐全、运转高效的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阵地。中心常驻人员涵盖司法行政干部、律师、心理咨询师、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力量30余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人社、妇联等13个部门建立“常驻+轮驻+随叫随到”机制,实现跨部门资源无缝对接。

“太感谢你们了,现在找法律服务真是方便!”阿拉尔市某纺织公司员工刘先生激动地说,他通过师市综治中心拓展点的帮助,拿到了经法院确认的《调解书》,他和23位工友71余万元的工资终于有了着落。

刘先生所感叹的便捷公共法律服务,是来自第一师阿拉尔市司法局搭建的区域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自2024年以来,该师司法局坚持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探索出“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新路径,司法局积极发动师市律师、公证员、金牌调解员等社会各界有法律服务专长的党员爱心人士,组建1000余人的“红色法治”志愿服务队,广泛参与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群防群治等平安建设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在连队(社区)按照“1+6+N”模式整合基层法治力量,构建“连队(社区)委员会主任牵头,党员干部、法官、民警、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6支专业力量协同,退休干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心理咨询师等N个社会力量参与”的治理格局,统一规范制作“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将“1+6+N”队伍主要成员的服务领域、联系方式列入公告栏,悬挂在连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获得便捷法律服务。

“全面推进高质量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企业提供便捷化、精准化、智能化的高质量法律服务,有效提升了群众、企业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率。”第一师阿拉尔市司法局局长表示,升级打造“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让法律服务更“触手可及”。

 温馨法援  托起弱势群体一片蓝天

“夫妻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怎么支付?我能随时去看孩子吗?”“在家事纠纷中如何维护好自己的权益,这个很重要……”

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妇女维权“绿色窗口”,面对群众有关婚姻、家事纠纷等相关法律问题的咨询,“坐诊”律师耐心进行答疑释惑,针对各类法律问题进行“对症下药”。

为做好妇女维权工作,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法律心理服务站,采用“法律援助+心理帮助”方式,发挥“‘巾帼’法律明白人”、连队(社区)妇联主任作用,为女性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高岩,是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一分子,她主动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融入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不断延伸司法为民触角,为群众拓宽了矛盾纠纷解决渠道。

秦某和郭某通过网络认识,属于重组家庭,各自带一个孩子。婚后男方郭某经常家暴,今年春节前,秦某一纸诉状起诉到法院,并要求法律援助。

“你们是重组家庭再次分开,对两个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心里会二次受到伤害,婚姻不是儿戏,不要冲动离婚……。”高岩律师接到此案后,先去当事人家中就像“走亲戚”一样买礼物做“家访”,分别与原告、被告双方及家人见面,详细了解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释法明理,耐心沟通,双方和好如初,向法院申请撤诉,妥善化解该起离婚纠纷。

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不断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着力为弱势群体维护合法权益筑牢法治保障网。2024年以来,共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63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68件,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播散法种  解民忧暖民心幸福满格

宽敞明亮的大厅,规范统一的办事窗口,第一师十二团南口镇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内,前来公共法律服务站办事的群众正耐心等待工作人员叫号。

“邻居借了我的钱,约好3年还,到期不还怎么办?”“我儿子离婚了,孩子跟女方,我能不能随时去探视孙子?”……咨询的群众求法若渴,解答的律师耐心细致。

像十二团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这样,能免费提供法律服务的平台,早已融入了师市职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据了解,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共法律服务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导的功能定位,积极打造抬头能见、触手能及、多向发力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在师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行政复议、公证等服务窗口一应俱全。

截至目前,已建成以师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20个团镇(乡、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支撑,327个连队(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触角的三级联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打通群众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的宣传袋上有我们的电话号码,如果您有什么法律方面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打电话来咨询我们。”近日,第一师阿拉尔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干警、专业律师、法律明白人和“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组成普法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春播的田间地头、商铺、工业园区等,做好“菜单式”普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针对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法律需求,制定“普法菜单”,开展“订单式”普法宣传,获得大家一致点赞。

据悉,开展法治讲座与实践活动80余场,覆盖职工群众5.6万人,发放普法材料1.8万余张,普法物品8000余件。

深耕公共法律服务,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第一师阿拉尔市采取一系列的组合措施,在连队(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深耕特色、创新实践,让基层群众享受到了便捷的法律服务。下一步,第一师阿拉尔市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为基层治理贡献更多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