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第二师乌鲁克垦区司法局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30日 信息来源:第二师司法局 编辑:陈涛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第二师乌鲁克垦区司法局

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第二师乌鲁克垦区司法局联合政法单位、团场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让民法典从条文融入民心,让法治成为职工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

聚焦企业需求 优化营商环境

在三十六团米兰产业园,普法活动呈现“双联动”特色,乌鲁克垦区司法局联合检察院开展“法治把脉会”,组织园区10家企业负责人座谈,就劳资纠纷、安全生产等共性问题进行专项研讨。

创新建立“一企一档”跟踪服务机制,依托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建立长效服务联络机制。

羌都米兰猪业公司负责人在参加活动后感慨:“这种量身定制的普法既让我们认识到了用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还为我们提供了合理的法律建议,真正帮企业规避了法律风险。”

贴近群众生活 普法润物无声

三十三团司法所打造“移动普法驿站”,将服务延伸至人流密集的巴扎和社区。每逢巴扎日,由司法所干警、人民调解员和法律志愿者组成的普法小分队,清晨便支起“法律咨询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民法典条文。

一位卖菜的大姐咨询楼上漏水问题,工作人员立即依据民法典相邻关系条款给出解决方案,大姐满意地说:“这下知道该怎么维权了。”

在社区广场,“民法典与幸福生活”主题讲座吸引近百名居民参与,工作人员通过10个典型案例,生动讲解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法律知识。

融合红色文化 传承法治精神

三十一团司法所将民法典宣传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把普法课堂搬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基因·法治同行”主题活动。30余名退休党员和居民群众齐聚一堂,司法所工作人员创新采用“兵团精神+法治精神”双线讲解模式,生动诠释“诚信原则”“公序良俗”等法律条款的现实意义。

退休老职工代表以亲身经历讲述团场法治故事,将民法典宣传与兵团精神传承有机融合,让法治教育既有“红色温度”又具“法治深度”。

活动现场,一位退休老党员感慨道:“看着法治观念在团场扎根生长,就像见证当年我们开垦的荒原变成绿洲一样令人欣慰。”

民族团结共进 法治与文化同行

“石榴花开”普法联谊活动在三十六团四连精彩上演。三十六团司法所创新采用“歌舞普法”形式,为少数民族群众送去法治大餐。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婚姻家庭、土地承包、民间借贷等“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讲解民法典实用条款,发放普法宣传手册和法治小礼品150余份。随后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跳起欢快的麦西来甫,在歌舞中增进感情、学习法律。

“歌舞中学法,就像葡萄干配馕,又甜又管饱!”参与活动的少数民族大叔笑着说。

通过“点单式”普法、“沉浸式”学法、“融合式”宣教,实现了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第二师乌鲁克垦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民法典+”普法模式,推动法治宣传与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服务有机融合,为法治师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